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身边的事 > 正文
    购物车
    0

    朱辉红成养蜂大户 靠蜜蜂“飞”来的财富带动村民致富

    信息发布者:jingplay
    2017-05-31 16:21:07   转载

           我们勤劳不一定能致富,但是不勤一定不能致富。有钱人甚至是首富除了有商业头脑、抓住机遇外都离不开一个勤字。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小康,我们要抢抓时机、乘势而为、奋力争先,勤劳肯干,才能有一份满意的答卷。

      贵州省水城县蟠龙镇以联合合作社党组织为支撑,把分散的贫困户联合起来发展,大力发展中蜂养殖产业,按照“蜜蜂养殖技术员+贫困户+村集体合作社”的模式,采取“541”分红方式带领村民致富(即:养殖专业技术员占50%,贫困户占40%,村集体合作社占10%),用养蜂产业“培养致富带头人、消化农村贫困户、壮大村集体经济”,真正推动了基层组织连手、党员群众连心、脱贫产业连片,有效形成党带群、强带弱、富带贫的联动格局。


    养殖蜜蜂

      培养致富带头人

      “以前我根本不可能养这么多蜂,但现在政府帮扶就大不一样了,我一定会尽心尽力教他们(贫困户)养蜂技术,带领更多群众养蜂致富。”群蜂飞舞中的玫瑰花海显得格外的有生气,养蜂大户朱辉红也更是格外的从容和自信。

      一个中蜂养殖场喂养50桶中蜂,一般每桶蜂一年可以采两次蜜,一次采蜜10公斤,如果按每公斤200元计算,每桶蜂蜜的年产值可达到4000元,50桶蜂蜜的年产值可达20万元。一个养殖专业技术员负责两个养殖场,同时给养殖场的其他工作人员传授养蜂技术,便变可获得养殖场收益的50%,一年收入可达到20万元。联合合作社牵头发展中蜂养殖产业是培养致富带头人的一种有效途径。

      消化农村贫困户

      “蜜蜂是有灵性的,它们不会乱叮人的。它们很爱干净,所以我们要定期清理蜂巢,不然它们就会飞走。”在蜂场值守李二周是水城县蟠龙镇发贡村的一名贫困户,常年靠种地维持生计,如今是养蜂场的工作员之一,虽说在养蜂场还不到一个月时间,但对中华蜂的习性却是相当的了解。

      发展中蜂养殖的初衷就是脱贫攻坚,想方设法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每个蜂场带动10户贫困户加入蜂场学习养蜂技术,参与建设管理,从中获取养殖场收益的40%,平均每位贫困户仅养蜂收入一年就可达到8000元。技术成熟后,贫困户还可以把中华蜂带回家养,由合作社统一上门收购。中蜂养殖产业采取让贫困户学一技能、领一桶蜂、富一家人的方式,将其变为技术能手、变为创业能手、变为致富带头人,真正激活了贫困户发展思维,有效破除了“等、靠、要”扭曲贫困思想。

      壮大村集体经济

      “我们已经建成标准养蜂场1个,计划建设10个养蜂场,等养蜂场全部建成后,加上垂钓、荷花池入股分红收入,我们集体经济积累可达到30万元以上。”说到村集体经济,木城居委会党支部书记周勇信心满满。

      村级集体经济是否富裕是农村发展的基础,也是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保证。随着农村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入,个别村由于思想束缚、资源匮乏,不能及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动力不足,严重制约了村级组织的发展。蟠龙镇创新思路,大力发展中蜂产业,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奠定了良好基础。蟠龙镇联合合作社牵头发展的中蜂养殖产业,拟建设100个中蜂养殖场,已建设完成53个,已有3000余箱中蜂,全部建成后,中蜂养殖将达到5000桶,年产值可达2000余万元,按照10%效益计算,仅中蜂养殖一年就可为蟠龙镇积累村集体经济200余万元。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